11月26日,記者在連雲港市徐圩新區看到,這裏水系蜿蜒、景觀連片,雲湖、生態濕地、香河湖、善後河等衆多園區水景觀一路延展開來。很難想象,一座以化工爲主業的園區竟然擁有這麽多的水上景觀。
今年年初,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科技部、工業和信息化部、財政部、自然資源部、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印發了《關于推進汙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》,對全面推進汙水資源化利用進行了部署。徐圩新區搶抓機遇,構建了以産水、供水、汙廢水收集處理回用和水環境生態“護理”爲特色的園區水環境管理系統,讓園區水資源不僅擁有工業及生活用水、雨水調節、綠化園林、景觀休閑等功能,還能繪制成爲一幅水清岸綠景美生態畫卷,打造化工園區生態環境示範標杆。
雙源雙廠環狀供水系統保發展
據了解,作爲徐圩新區雙源雙廠環狀供水系統重要組成部分,善後河是徐圩新區重要的供水水源,水質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Ⅲ類標准。徐圩水廠負責人陳璇介紹,目前,他們已在善後河建成兩座取水泵站,規模分別爲19萬噸/天和40萬噸/天,充分保障石化産業基地的日常用水需求。
連雲港石化産業基地用水量大,對用水保證率要求高,爲提高石化基地供水安全性,徐圩新區建設了香河湖應急備用水源。作爲全國首例在鹽堿地人工開挖並脫鹽成功的備用水源,項目占地2986畝,總投資約7億元。經過5年的建設,該水源地已經成爲徐圩新區新的風景,該項目有效庫容爲450萬噸,應急供水量爲45萬噸/天,能夠滿足徐圩新區連續10天應急供水。爲了保障水源地安全,運營團隊通過種植沈水植物、挺水植物、投放底棲動物等方式爲庫區構建一個生物多樣性、多元化的生態系統,現庫區吸引了千余只野生鳥類在此棲息,生態系統較爲完善,爲國內沿海鹽堿地區開挖備用水源提供了示範。
江蘇wepoker中文网水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曹熙明介紹,通過一系列重點工程建設,徐圩新區已經形成包括原水、自來水、工業水和一級脫鹽水供水體系,並通過采用雙源雙廠、環狀供水模式,保障供水安全性,助力徐圩新區發展。
“一體化”管理原則管控汙水
“化工生産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資源,更需要科學的汙水處理方案保障工業汙水實現達標排放。化工生産中排放出大量的廢水,如果不經過處理而排放,會造成水體不同性質和不同程度的汙染。”徐圩新區環保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。爲此,徐圩新區規劃並建成從汙水源頭到達標排放一體化的汙水處理體系,提供集汙水集中處理、汙水預處理、再生水處理和高鹽廢水處理、達標尾水淨化、深海排放于一體的全方位、個性化定制服務,幫助園區實現水資源的循環、高效利用。
走進徐圩新區工業廢水綜合治理中心,一個個巨大的罐子讓人眼前一亮,更值得關注的是在門口的LED屏上,實時更新工業廢水綜合治理中心達標尾水的各項數據。該治理中心是連雲港石化産業基地重要的環保配套設施。其中,園區集中式汙水廠——東港汙水處理廠已穩定運行四年多,滿足園區産業項目汙水處理要求。
據介紹,爲了減少汙染物排放量,該中心建設了日處理水量3.75萬m?的徐圩新區高鹽廢水處理工程。這項工程的建設和實施對于提高徐圩新區水環境,保障城市的建設安全,構建健康、有效的水環境,都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,是實現區域規劃要求的生産廢水回用率的保障,也是徐圩新區産業項目順利投産的重要前提。
工業綠島助推園區循環經濟發展
在當前國家應對氣候“碳達峰碳中和3060”已經成爲國家頂層戰略目標的背景下,位于徐圩新區的江蘇wepoker中文网水務有限公司積極響應國家綠色低碳能源發展戰略,選擇徐圩新區工業綠島項目作爲試點,探索園區層面碳達峰實現路徑,助力園區循環經濟發展。
日前,徐圩新區啓動工業綠島項目建設,進一步整合園區固危廢、廢液、廢氣處置資源。該項目占地約350畝,總投資約爲16億元,分兩期建設,建成投用後,將實現園區危廢綜合利用率80%左右,進一步提升石化産業基地公用工程一體化、集中化、專業化水平,促進危廢資源綜合高效利用。
江蘇wepoker中文网水務有限公司董事長郭磊介紹,隨著一系列工程相繼建成投運,wepoker中文网水務將進一步爲徐圩新區提供水處理、環境要素指標監測等多領域、多要素、全方位的環境綜合治理服務,用實際行動踐行國家戰略,憑借對綠色可持續發展的不懈追求和努力,進一步延伸綠色發展的布局,助力徐圩新區持續改善環境質量,打造國內化工園區生態環境示範標杆。
原文鏈接:http://www.ourjiangsu.com/a/20211127/1638016126402.shtml